根据近期反诈部门发布的警示信息,新型网络诈骗中“黑客追款”已成为二次诈骗的高发手段,其利用受害者急于挽回损失的心理实施连环骗局。以下是常见手法与防范技巧的
一、黑客追款诈骗的常见手法
1. 冒充技术团队收取“服务费”
诈骗分子通过网页广告、社交平台等渠道发布“专业追回被骗资金”的虚假信息,声称拥有黑客技术或内部关系,诱导受害者提供个人信息、转账记录等,随后以“手续费”“保证金”等名义要求多次转账。例如,有案例显示,受害者支付9000元服务费后被拉黑。
2. 伪造“提现审核通过”假象
部分团伙通过技术手段修改虚假投资平台的提现状态,使受害者误以为资金可追回,进而骗取“解冻费”或“验证金”。例如,杭州某案例中,骗子将后台提现状态改为“通过”,诱骗受害者支付15万余元。
3. 谎称“账户冻结需刷流水解封”
在受害者初次被骗后,骗子伪装成“网警”或“维权专家”,声称需通过刷银行流水、购买虚拟货币等方式解冻账户,实则转移资金。宁波一受害者在二次转账3600元后再次被骗。
4. 利用AI技术伪造追款证据
结合AI换脸、语音合成技术,骗子伪造“追款进度”视频或通话录音,甚至模拟警方办案流程,增强可信度。
二、防范技巧与应对策略
1. 拒绝非正规渠道的“追款承诺”
任何声称能通过技术手段追回资金的组织或个人均涉嫌诈骗。警方明确表示,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、网络办案,也不会要求转账至“安全账户”。
2. 第一时间报警并保留证据
发现被骗后,应立即拨打110或96110报警,提供完整的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信息。切勿自行联系所谓“黑客”或“维权机构”。
3. 警惕“共享屏幕”与信息泄露风险
不下载陌生软件,拒绝开启屏幕共享功能。诈骗分子常通过此类手段窃取支付密码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。
4. 强化心理防线,避免二次受骗
牢记“灵魂拷问”原则:
5. 提高信息保护意识
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,定期检查账户安全设置。对于声称“退款”“解冻”的来电,需通过官方渠道核实。
三、典型案例警示
总结:网络诈骗的终极目标是骗取资金,凡涉及“转账”“解冻”“手续费”等关键词,务必保持警惕。牢记“不轻信、不转账、不泄露”,通过正规法律途径维权,才能有效守护财产安全。